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于2025年9月连续举办三期团校课程,覆盖青年教师、研究生新生及全体团员骨干,以“红专并进、科教报国”为主线,构建“党史—校史—室史—个人成长”四维育人体系,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注入青春动能。
第一课由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朱霁平作题为《红专并进,科教报国;锐意进取,浴火前行》报告。朱霁平以时间为轴线带领青年团员回望中国科大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奋斗历程,以赵忠尧、郭永怀、严济慈、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故事为切入口,阐释“红专并进”的精神内核:赵忠尧拒绝赴台、携设备归国,郭永怀以血肉之躯守护科研资料,严济慈“搁置个人科研服务国家需求”,华罗庚“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的赤子呼唤,以及新时代钟扬“把生命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坚守,激励青年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宏伟征程。生动诠释了我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深刻揭示了“科教报国”的精神基因。
第二课由实验室团委书记祝玉泉围绕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工作、师生沟通、日常安全、职业规划等维度展开专题培训。课程提醒研究生在研一阶段夯实课程基础,恪守学术规范,以同行认可为科研价值标尺;面对实验条件受限、设备紧张等现实问题,要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善于向导师、前辈求教。在师生关系方面,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沟通堵点,提出“主动、尊重、共情”的解决策略;在职业规划方面,建议新生入学即确立目标,适度参与社团锻炼组织协调力,合理利用奖助体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严守实验室安全规程,以积极心态迎接科研与生活双重挑战。
第三课邀请到实验室原常务副主任廖光煊教授。廖光煊教授以1989年实验室创建为起点,系统回顾范维澄院士等奠基者从零起步、艰苦创业、服务大兴安岭火灾国家需求、最终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全国唯一A+学科的峥嵘岁月。他深刻总结实验室跨越发展的核心经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战略科学家引领、团队接续奋斗、创新文化滋养。廖光煊教授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四个面向”,让理想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三堂课主题贯通、内容递进,既有党史校史的精神洗礼,又有室史院情的生动教材,更有科研生活的精准导航,实现“大思政”与“小切口”有机融合。青年团员纷纷表示,将把“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信仰转化为求真务实的科研行动,把个人成长坐标锚定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航图上,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将持续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善“党建引领—科研赋能—文化浸润”长效机制,为国家安全与应急事业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加澎湃的青春力量。